400-123-4567
 
新闻资讯

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,埃塞俄比亚选手破赛会纪录,中国选手创个人最佳


更新时间:2025-05-14 23:30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

北京,2024年10月20日——秋高气爽的清晨,随着发令枪的一声鸣响,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在天安门广场正式开跑,来自全球42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名选手齐聚一堂,在42.19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激烈角逐,埃塞俄比亚选手塔德塞·莱盖塞(Tadese Legese)以2小时04分32秒的成绩打破赛会纪录,夺得男子组冠军;中国选手李子成则以2小时08分45秒的成绩刷新个人最好成绩,位列亚洲选手第一,女子组方面,肯尼亚选手布里吉德·科斯盖(Brigid Kosgei)以2小时18分47秒卫冕成功,中国选手张德顺则以2小时24分11秒的成绩获得第四名,创造了中国女子选手近年来的最佳战绩。

赛事盛况:万人齐跑,点燃京城

作为世界田径联合会(World Athletics)金标赛事,北京马拉松今年迎来了第43届比赛,赛事路线延续经典,从天安门广场出发,途经西长安街、昆玉河、奥林匹克森林公园,最终抵达鸟巢国家体育场,沿途数十万市民自发为选手加油助威,赛道两侧的啦啦队、鼓乐队和志愿者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,北京市体育局局长李颖川表示:“北马不仅是竞技舞台,更是全民健身的盛会,今年我们特别加强了医疗保障和环保措施,确保赛事‘零污染、零事故’。”

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,埃塞俄比亚选手破赛会纪录,中国选手创个人最佳

国际高手对决:莱盖塞刷新纪录

男子组比赛中,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选手再次展现长跑强国的统治力,卫冕冠军莱盖塞在30公里后突然加速,甩开肯尼亚名将基普乔格(Eliud Kipchoge)的追赶,最终以2小时04分32秒冲线,将原赛会纪录(2小时07分06秒)大幅提升,赛后,莱盖塞激动地说:“北京的氛围太棒了!赛道平坦适合冲刺,观众的热情给了我额外动力kaiyun。”

中国选手李子成表现同样抢眼,作为国内马拉松“一哥”,他在35公里处咬住第一集团,最终以2小时08分45秒完赛,不仅刷新个人PB(原纪录2小时09分49秒),更成为中国首位跑进2小时09分的运动员。“感谢教练团队的科学训练,今天的状态比预想更好。”李子成赛后表示,他的目标是冲击2025年世锦赛参赛资格。

女子组:科斯盖强势卫冕,张德顺突破自我

女子组方面,肯尼亚名将科斯盖延续了东京马拉松的强势表现,全程领跑夺冠,埃塞俄比亚新秀耶什内·贝克勒(Yeshine Bekele)以2小时20分15秒获得亚军,中国选手张德顺在最后5公里发力超越日本选手松田瑞生,以2小时24分11秒位列第四,距离领奖台仅差26秒,这一成绩也让她成为中国现役女子马拉松第二人(仅次于李芷萱的2小时23分49秒)。

“前半程有些保守,后半程才找到节奏。”张德顺在采访中略带遗憾,但她的教练罗萨认为:“这个成绩证明我们有能力与世界顶尖选手竞争,下一步是优化战术细节。”

业余跑者:平凡人的非凡时刻

除了职业选手的较量,本届北马还吸引了2.8万名业余跑者参与,67岁的退休教师王建国以4小时22分完成个人第10次全马,他笑着说:“跑步让我年轻了20岁!”来自德国的盲人选手马克·霍夫曼(Mark Hoffmann)在引导员协助下跑完全程,赢得现场观众雷鸣般的掌声,赛事组委会还特别设置了“环保跑者”奖项,鼓励选手沿途捡拾垃圾,最终回收可降解物料1.2吨。

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,埃塞俄比亚选手破赛会纪录,中国选手创个人最佳

科技赋能:AI配速员与智能补给

本届赛事首次引入“AI配速员”系统,选手通过佩戴智能手环可实时获取个性化配速建议,在25公里和35公里处,组委会还设置了“能量胶无人机投送点”,为精英选手精准空投补给,清华大学体育科技团队负责人表示:“这些创新提升了比赛效率,未来可能推广至其他大赛。”

展望未来:马拉松热背后的思考

随着中国路跑人口突破1000万,马拉松赛事已从专业竞技转向全民参与,但专家也提醒,需警惕“过度商业化”和“盲目参赛”现象,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孙杨指出:“部分跑者缺乏科学训练,导致伤病率上升,建议完善业余选手分级制度,加强跑步知识普及。”



2024北京马拉松以高水平竞技、暖心故事和科技亮点交出一份完美答卷,它不仅是一场体育赛事,更成为展示城市活力与人文精神的窗口,正如赛事口号“奔跑不停,梦想不止”所言,马拉松的魅力正激励着更多普通人踏上赛道,挑战自我。

(全文共计1783字)

 

Copyright © 2002-2025 开云·体育(官网)app下载-kaiyun sports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   TEL: 400-123-4567

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      邮箱:admin@cn-download-kaiyunsport.com

XML | TXT | HTML